永生堂 |
教會沿革
歷任同工
目前狀況
1.同工介紹
2.聚會簡介
3.聯絡通訊
會友見證
數主恩惠
劉春雄牧師
欣逢總會及永生堂六十週年、改教五百週年,蒙主恩待,我們一家竟然能在永生堂一同參與在這重要的時刻,心中除了感謝神之外,再難找到適合的語詞形容我內心的喜悅與激動。因為從我第一次接觸永生堂到如今已37年,37個年頭裏,從青少年、 受洗、結婚、牧會…都在永生堂。
中間雖曾有離開過,但在我人生重要的時刻—新生、重生、永生(未來),永生堂都參與在其中,聖經說:「沒有什麼能使我與神的愛隔絕!」永生堂正是神的愛具体展現的地方,讓我透過永生堂與神緊緊連結。
剛進永生堂是因為我十歲時父親過世,教會前來關心,因而開始有了連結。這個連結非常的奇妙,是一種「替代」、一種「極完美的替代」。當父親過世以後,帶給全家極大的痛苦,家中頓失支柱,舉目無親,一個母親要養三個孩子,其中我最小,只有十歲,當教會前來關心的時候,一位同工建議我的母親將我送去育幼院,每個星期六可以會客,母親不捨,再怎麼苦全家也要在一起,爾後母親身兼兩職,早上五點出門、七點回家,晚上有時還要兼職。如此含莘如苦,終於拉拔兒女長大。
在此時期上帝不單透過母親替代父親,上帝更以自己做了最完美的替代。當父親過世以後,上帝即「介入」了我的生命。上帝如何介入呢?從青少年開始一直到青年時期是思想萌芽的階段,這個階段之所以稱之為「萌芽」是因為這個年齡層的人正在探索世界、人生、價值、意義…這些形而上的問題,年輕人缺少人生的歷練,難以對這些問題有所体悟,因此如何從聖經給予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正確的教導,就顯得特別重要。而我於此萌芽時期懵懂無知,蒙主憐憫、透過永生堂讓我認識了祂、並接觸到神奇妙偉大的創造、主捨己救人的大愛、聖靈的引導勸慰,並於 1992 年受洗歸入主名下。這一切的恩典,皆是祂為父的心腸,讓本失去肉身父親的我,卻有了天父上帝自己極完美的替代,感謝主!祂將「哀哭變為跳舞、脫去麻衣、披上喜樂!」
受洗之後開始思考人生的方向,雖只有 22 歲,但神開始感動我好好思考人生的志向。1993年於台北國軍英雄館參與唐崇榮牧師基督論神學講座,他在講道最後呼召在場會眾全職事奉,我隨即舉手回應了呼召,感謝神!蒙主垂憐,23 歲即奠定了人生方向,直到如今。
回想過去,永生堂在此時期,扮演了一個極重要的角色。一個能陪伴、並能製造一個追求屬靈氛圍的環境的角色,當時的永生堂青年常會推薦好的講員或好的神學講座,同儕效應的緣故,讓我有幸能趕上這股聖靈的浪潮。唐崇榮牧師就是在當時的許多永生堂青年的推薦下我才得以認識。也正因認識神、經歷神,開啟了我對道渴慕與追求…想想這些,我真要感謝神「介入」了我的生命,藉著永生堂賜福與我!
至此,字數已超過許多,也是該暫時擱筆,往後的我要與大家一樣,繼續在總會及在永生堂不斷的經歷神在我身上的救恩歷史,盼望未來的七十年、八十年…,我們繼續數算並寫出神的恩惠,使祂的慈愛在我們身上永不止息。
我在永生堂做禮拜40年
張修德長老
我民國61年4月2日在永生堂受洗歸主名下。之前我曾在路得會舉辦的聖經函授學校學習,經過三階段共九個月畢業。之後校長任治平牧師親來探訪鼓勵,並指示我應到桃園信義會永生堂做禮拜。當時是章以專牧師為我施洗的。之後我堅守主日禮拜不做旁騖,直到民國101年7月3日,因職業退休遷居新竹才離開永生堂,合計時間共有40年之久。
加入永生堂兩年之後我被選為執事,服事司帳並連任一屆。此時我深深感到教會是一個屬靈的大家庭,大家彼此相愛互相幫助和分享主的恩賜,也看到年幼的子弟成長茁壯將成為基督的精兵、福音的使者,真是望之喜悅與之快樂,弟兄姊妹們在一起服事主非常快樂。
來到永生堂10年後,被選為長老職工,我內心感到惶恐不知所措。經章牧師鼓勵指導才安心事奉,在家按時靈修和禱告,靈命漸漸增長。後來復被章牧師賦予講台事工,感到對教會責任加重。章牧師在他66歲時申請退休離開永生堂。此後一年多由一位神學系畢業的方傳道接替牧會。接著是巫士椀牧師和巫師母林糖到任,從此永生堂又邁向了新的里程碑。
巫牧師很快了解了教會的狀況,開始做有系統的基要講道,改革行政管理,徵聘行政幹事,新訂受洗証。並増組成人主日學團契,起初巫牧師親自擔任講員,爾後指派我擔任,而且每季我都被分配一次講台事工,我還記得有一次講題是「提多書」,而講章的結論是「提多提多服事多,為主做工不怕多,多多益善主歡喜,誠願人人作提多。」
巫牧師又開闢了多種福音課程,許多教友報名受課以增信心和靈命,又興起兩種屬靈的活動,一是野外禮拜每年兩次,另一項是每月第一週禮拜用餐後大家去登山運動。我被指派為隊長,此項活動甚為教友們喜歡,因為一路有說有笑,彼此分享個人的恩賜及靈修心得,晚上再一同用餐更是熱鬧倍增。為了鼓勵大家強調登山的好處我有一則打油詩:「陽光空氣水,登山鍛煉腿,腿健心臟強,身體壯壯壯。」至於野外禮拜大家更是興高采烈,多年後全省景點走透透,復發展到國外和離島,曾去過海南島及金門。
現在談到巫師母林糖的恩賜,我非常羨慕她的親和力。與任何人交談都是笑咪咪的,遇到慕道友來做禮拜,總是親切接待態度自然和氣,使對方感到一見如故沒有陌生。巫師母的親和力猶如魔鬼氈一樣,探訪幾次就能熟識彼此接著就被聖靈感動受洗歸主,成為耶穌的羊、天父的兒女。巫牧師說師母會找羊我會餵養,分工合作為主做工。他們兩位不辭勞苦,在永生堂事奉主共有22年,感謝主!阿們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