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義堂 |
教會簡史
信義堂是中華信義會在台灣宣教所設立的第一間教會,也是新竹地區首先使用國語的教會之一。本堂創立於1951年間,當時在在大陸河南省桐柏縣地區宣教多年的北美路德信友會(Lutheran Brethren Church of North America當時稱為「遵道會」)的宣教士們,先後從大陸來到台灣,在竹苗地區開展新工作,1951年聶和慈牧師(Rev. A.E. Nyhus)來到新竹,由台灣長老會美籍宣教師孫雅各牧師介紹,於1952年購得市區近郊南大路214號一棟日本式平房(現改編為南大路430號),稍加修葺後,在5月18日舉行獻堂典禮,即開始福音事工。本堂初期稱為南大路教會,至1960年代才被正式命名為「信義堂」,南大路信義堂便成為日後才正式成立的「中華基督教信義會」在台發展的基石。當時南大路是新竹郊區,黃昏後街上行人稀少,所幸附近有不少大陸來台人士、軍人及眷屬,都來參加新竹最早國語講道的教會—南大路信義堂。
本堂開創期間由宣教士聶和慈牧師夫婦負責傳道牧養工作,1953年12月25日信義堂正式成立長執會,兒童、青年、婦女、詩班及查經班等事工亦相繼開設。1954年聶和慈牧師因健康欠佳回美,由原在中國大陸宣教的安德牧師(Rev E. C. Anadahl)及師母來台繼續福音事工。
本國同工方面涂常五牧師是本堂第一任本國牧師。涂牧師於1952年前來新竹,成為來台後信義宗第一位中國牧師,在信義宗人士中,頗受尊敬,當時在台信義宗並沒有分立會別,因而被選為台灣信義會第一任監督。1955年涂牧師因中風無法工作,本堂乃聘請原中華婦女祈禱會竹東榮民醫院事奉的李耀功弟兄,擔任傳道。李耀功弟兄雖然沒受過正式神學教育,但因其牧養恩賜,乃破格按立牧師。李牧師並具文字佈道恩賜,其撰寫「七日糧」週刊,目前仍受海內外信徒歡迎,造就信徒歷久不衰,李牧師及師母在本堂事奉至1971年,年屆75歲時始退休,李牧師轉往中華信義神學院教授國文,李師母則擔任女生舍監。1971年五月,本堂聘請原竹南救恩堂傳道徐新民弟兄,前來事奉,同年11月28日按立牧師。1974年10月徐牧師與印尼華僑郭珍岩傳道結婚,夫妻二人同心在本堂事奉三十年。2001年徐新民牧師退休後,由在中華福音神學院事奉多年的鄭志仁教師夫婦接續服事至今,另外許金鳳、黃競愷兩位女傳道亦先後到任。
在房舍方面,原有日本式平房在1976年期間因房舍老舊發動改建,1979年9月2日新堂落成使用至今,期間經多次發動會友捐款,重新整建一樓大廳,更新禮堂裝潢,增添設備,使教會空間利用更適合於現代團契及聚會的需求。
信義堂成立至今已經六十五年,在 神的保守及歷任牧師、傳道及長執同工帶領下,已經有良好的基礎,教會週圍的環境也由當時的近郊發展成現今社區林立的交通要道。
教會現況
信義堂目前主日崇拜平均出席人數近百人,會眾年齡及社會族群分佈十分均勻,係一所全方位的教會。
教會事工分成「行政」、「宣教」及「教牧」三大部門;「行政部門」負責教會人事、財務、維修場地等管理及總務支援性工作。
「宣教部門」推動國內及海外差傳事工,亦協調社區工作發展,曾經開設的工作有社區讀書會、親子溝通班、國中得勝者事工、國小彩虹生命教育、青春起航等。盼望透過社區服務工作,接觸慕道朋友及社區群眾。
「教牧部門」則分成四方面事工:牧養事工按照年齡分成不同的小組:長青小組、活石主日、週二及週三小組,夫妻小組、社青小組,大專團契及青少年小組,由各組組長負責帶領,以關懷並造就信徒。同工們並積極投入附近清大、交大、中華大學及玄奘學院學生團契輔導工作。教育事工負責推動少年及兒童主日學和整體的學習。成人教育則推動使用每日研經釋義為個人靈修材料,配合小組及主日信息,再加上每季培靈講座,一同學習聖經全面真理。崇拜事工協調主日崇拜、音樂事奉及促進教會整體發展的方向。禱告事工在各小組間成立代禱網推動禱告。此外,為連繫各小組間之情誼,每月第三週主日崇拜後舉行全教會愛宴及整體郊遊或學習活動。
信義堂成立已經六十五年,教會將繼續以「真道造就、同心事奉、興旺主道」為發展目標,並一同努力推動完成神所託付使命:
宣揚基督福音,改造世人心靈。
建立基督教會,服務社會群眾。
聚會時間表
2018年度同工團隊
傳道長執聯席會議
牧養部:鄭志仁
宣教部:委員:鄭志仁、韋菊影、許金鳳、黃競愷、林美琛、陶玉珉
聯絡通訊
地址:新竹市南大路430號
Email:
這個email住址已經被防垃圾郵件程式保護,您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
電話:03-5221571 傳真:03-5250911
郵政劃撥:財團法人台灣省中華基督教信義會信義堂 帳號:19765227
|